可通过智能手机轻松查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
日立制作所于1月22日发布了一款“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借助数字技术,让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等的设备及服务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另外还明确了,当各设备或各服务仅通过“可再生能源”运转或提供时,已开始启用该系统,并通过“Powered by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供电)”加以证明。这些是推动实现脱碳社会的举措中的一环。
该数字电网项目的负责人青木雅博先生认为,建立“对环境的投资与回报相关联”的机制是普及的关键。
“如果利用该系统,则企业可以证明自己公司的设备或服务使用了可再生能源。消费者中应该会有人选择那些具有环保意识的企业的商品吧。也就是说,与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商品相比,那些使用了可再生能源的商品更具竞争优势,更有可能带来收益。这款系统的目的就是建立这样的一种机制。”
数字电网项目的负责人青木雅博先生
在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企业、团体为了削减温室气体,积极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欧盟和英国宣布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日本首相菅义伟也在G20峰会上表明了争取实现净零排放的决心。
“但是,在日本,实现‘净零排放’不可或缺的可再生能源的导入工作尚未取得进展。”
负责该系统开发工作的未来投资本部数字电网项目主任技师峯博史如是说,
“如何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如果大家能够知道自己所使用电力的‘来源’是太阳能、风力、还是水力,将其可视化的话,那么大家就都具备这样的意识,可再生能源的导入工作就会有进展了吧。”
负责系统开发的峯博史
日立此次开发的系统将“通过数字技术测量用电量的智能电表”与“对数据进行安全管理的区块链技术”进行了结合。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直观了解到各建筑物及各设备使用了哪种可再生能源以及使用了多少。关于该系统的特点,主任技师峯先生表示:
“到目前为止,关于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的量化指标,一般都是公布工厂等整个事业所中的大致比例。但是,此次开发的可视化系统,可通过智能手机显示运行电梯等各个设备所使用的电力是来自太阳能、水力、风力,还是来自火力、核能,并显示各自的比例。例如,使用该系统后可以了解到,该电梯所用风力占百分之多少、太阳能占百分之多少,该工厂所用太阳能占百分之多少、火力使用了百分之多少。”
以事业所为单位来看,有些情况很难尽早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但是,峯主任技师也期待,如果导入该系统,“因为知道每座建筑物或每条生产线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这样或许容易激发达成100%的积极性”。
通过更加具体和直观的方式呈现能源的使用情况,可为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可再生能源的积极利用做出贡献。
张贴于电梯侧面的二维码和“Renewable Energy”标识
位于东京国分寺的日立中央研究所已在其4层高的“协创楼”中以及电梯等设备上导入了该“可视化系统”。贴在电梯旁边的“Powered by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供电)”标识旁显示有二维码,使用智能手机扫码后,电梯的用电情况会立即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自行发电”“非可再生能源”“(环境)证书”“购买”等用电的详情将通过图表来呈现,且使用比率按照“太阳能”“风力”等电力来源类别来显示。另外,还会显示非可再生能源的比率,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导入情况一目了然。
此外,还需要担保所显示的可再生能源确实是来自太阳能、风力或水力,且各比率未经篡改。对此,峯主任技师表示:“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证明其能源是否确实来自于太阳能或风力,哪种可再生能源用在了何处、使用了多少。”
安装在“协创楼”楼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系统普及时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新装智能电表。每个电灯都可以安装智能电表,但新装一个电表要花费数万日元,因此需要选取重点场所进行安装并确保其有效发挥作用。关于安装时的要点,项目负责人青木雅博先生表示:
“大型工厂已经有针对各条生产线进行电力监测的机制。重新安装智能电表会产生费用,因此,尽可能将其与现有设备相结合是普及的要点。目前工厂的生产线基本上都与互联网连接,因此通过更新软件、构建通过云技术提取分散在工厂里的数据的机制,可降低安装成本。”
太阳能发电机旁安装有智能电表
日立中央研究所的“协创楼”将于2月1日开始正式启用系统。计划在4月之后会对外推广这一系统,研究价格时,会优先考虑系统的普及。
峯主任技师表示:“我们首先将面向制造业等供应链推广该系统。一下子在整个工厂中导入这一系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此,我们建议客户首先从部分生产线或一个楼层等开始着手,将来再逐步铺开。”
关于可以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予以官方证明的“Powered by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供电)”,青木先生表示:“目前正在制作由第三方机构批准的流程,通过由可信度高的官方机构批准来提高可信度。”
关于未来的展望,青木先生与峯主任技师表达了同样的抱负:“将来不仅限于在日本国内提供,还希望能够推广到海外去。”
“在可再生能源的导入方面,欧洲和北美将率先实施,印度、中国等亚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则与日本面临着同样的课题。希望能够将我们的系统作为解决方案来推广,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脱碳社会的建设。”